第268期“百年求索·名师讲坛——法典化背景中环境法律责任的反思与革新”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5-04-22 14:22:25
在我国第二部法典--生态环境法典正式迎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之际,4月21日晚,第268期百年求索·名师讲坛在文科科研楼一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海嵩就“法典化背景中环境法律责任的反思与革新”进行专题讲座。法学院副院长文杰、肖登辉,院长助理兼法硕中心主任王清军出席讲座,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200余位学生聆听了讲座。
陈海嵩教授以生态环境法律中的法律责任条款“实证统计”为出发点,提出法典编纂第一步应完整呈现污染防治法律,生态保护、资源保护法律,特殊区域、流域、海域法律、绿色低碳发展法律中的行政违法责任与民事、刑事责任的范围及涉及的条款数量,进而利用提取公因式等方法对条款位置进行逻辑编排。
其次,陈教授深入揭示了生态环境法典拟议的法律责任条款在执法、司法实践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罚款设定不合理”“过罚不当”“罚不下去”,以及存在滥用职权的风险、难以实现类案同判、变相“架空”立法本意、可能形成地方保护主义等。
再次,陈教授就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中不同类型法律中相同法律责任的竞合问题,以及“一磋三诉”等多样化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方式并存所导致的责任认定混乱和责任叠加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
王清军老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认为陈教授处在中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第一线,以专家视角提出了生态环境法典法律责任编纂过程中所遇到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争议问题,对于同学们从事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非常难得的素材、资料“富矿”。更重要的是,陈教授就“书本上的法律”与“实践中的法律”冲突、矛盾、碰撞提供的分析方法、分析视角值得各位同学反复揣摩,细心体会。
没有上一篇
下一篇:广和法学大讲堂—...
下一篇:广和法学大讲堂—...